中国体育报记者 顾宁牛盈宝
国家速滑馆“冰丝带”内,冰刀划过冰面的“唰唰”声此起彼伏,与看台上的加油呐喊声交织成一片。8岁的小将身姿灵活如燕,65岁的老者滑行稳健有力,不同年龄段的选手们身着各色赛服,在这条曾见证冬奥荣耀的赛道上,共同演绎着属于全民健身的冰上激情。这就是近日举办的2025年北京市全民健身大赛速度滑冰比赛。
本次比赛由北京市体育总会主办牛盈宝,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处、北京市滑冰协会和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。为满足全民健身各年龄段滑冰爱好者的参赛需求,比赛设置了老年组、中年组、青年组、少年甲组、少年乙组、少年丙组,涵盖8岁到65岁人群,男女共12个组别,竞赛项目设置有500米和3圈两个项目。赛事一经公布,迅速吸引了15个参赛单位和个人参赛者共计100人满额报名,其中包括来自河北保定和内蒙古的2支外省区市队伍,充分体现了赛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
赛场上,选手们的表现各有亮点。来自北京金速轮冰俱乐部、参加女子青年组的葛馨月就是其中之一。她利用暑假和寒假,学了三个月的短道速滑,今年6月开始接触速度滑冰,正好利用这次比赛锻炼一下。“备赛过程中教练给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计划,从技术细节到速度提升,再到比赛相关的专业知识,让我有了很大进步。”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,“‘冰丝带’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快的冰,场馆设计也非常漂亮,能在这里比赛特别荣幸。感谢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国家的大力支持,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冰雪运动的魅力。”
57岁的胡玉平参加了女子老年组的比赛,她接触滑冰已有7年半时间。退休后,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看到家附近小公园里有老年人在滑冰,便萌生了尝试的想法,在他人的帮助下买了冰刀,跟着69岁的教练刘忠臣学习,还在教练的鼓励下走上了赛场。“这几次‘冰丝带’举办的比赛,只要有老年组,我次次都参加,这已经是第六次了。我还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去年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十四冬群众比赛。”说起这些经历,胡玉平难掩自豪。滑冰给她带来了很多变化,“越滑越有成就感,越滑越带劲,没想到我这个年龄段还能在比赛中取得成绩。心里觉得神清气爽牛盈宝,精神也好,身体也特棒,还能和其他老年爱好者一起交流经验、互相借鉴。”
本次比赛虽然是全民健身比赛,却有着专业的赛事标准。选手们不仅能在冬奥场馆“冰丝带”体验奥运赛场的氛围,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,赛事还采用了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两套电计时系统。第一电计时系统为终点摄像系统,第二电计时系统为Transponder系统(计时脚环),很多选手都是第一次佩戴计时脚环参赛,体验到了国际比赛的感觉。
为了让更多人感受赛事的精彩,组委会进行了全程多机位高清网络视频直播,通过微信视频号、抖音号、微博等网络平台传播,让更多人观看精彩赛事,了解速度滑冰项目。
作为后冬奥时代北京市冰雪运动推广的重要举措,本次比赛是北京市体育总会继承和发扬北京冬奥精神、充分利用奥运遗产的又一具体实践。此次速度滑冰比赛的成功举办牛盈宝,进一步推动了北京市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,为冰雪运动在群众中的深入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永华证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